|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今日要闻 领导关怀 党建风采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项目推介
政务信息 高层访谈 地方资讯 红色文化 理论园地 精彩视频 艺术赏析 先进典型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东 深圳 河北 河南 山东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山西 浙江 安徽 江苏 云南
海南 贵州 四川 江西 湖南 湖北 福建 广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新疆 西藏 港澳台 新疆兵团

  点击排行榜

· 吕有柱在新疆工作站调研指导 

· 吕有柱 

· 吕有柱在新疆工作站调研指导 

· 沙湾县力争打造“旅游休闲之都” 

· 首届食品与国家安全高峰论坛暨食安中国万里行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 王心祖 

· 张瑞奇 

· 姜元军 

· 吕东昊 

·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经济委员会领导在遵化调研 

  最新资讯

3月8日:人代会审查计 

2016-3-8

中央首轮巡视“回马枪 

2016-3-8

习近平为何反复强调规 

2016-3-5

正风肃纪,把纪律挺在 

2016-2-4

新华社评论员:抓好战 

2016-1-31

习近平:准确把握和抓 

2016-1-30

习近平向全军老同志祝 

2016-1-29

习近平致电祝贺阮富仲 

2016-1-29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国际合作 > 中国领导人35天赴9场峰会 促多边合作获突破

中国领导人35天赴9场峰会 促多边合作获突破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15-12-07 13:15:59   浏览:577次  字号: [大] [中] [小] [收藏]
2015-12-07 07:00:39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张尼 责任编辑:贺燕摘 要: 6日下午,在结束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尼 责任编辑:贺燕

摘 要: 6日下午,在结束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北京。

    6日下午,在结束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北京。

  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到G20与APEC“双峰会”,以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再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35天时间里,中国领导人密集出席了9场国际峰会,在这些重要多边外交场合频频阐释中国主张,提出中国倡议,传递中国信心。

资料图:1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领导人活动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35天赴9场峰会 中国外交活力凸显

  临近岁末,中国领导人的工作表中出访安排不断。在过去的一周里,习近平先后飞赴法国、津巴布韦及南非三国,出席了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同时分别对津巴布韦及南非进行国事访问,行程安排相当紧凑。

  其实,进入11月,中国外交就进入了紧张的“峰会月”,多场峰会的时间甚至是“无缝对接”。

  11月初,“停摆”3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重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

  11月中旬,14日至16日,习近平赴土耳其安塔利亚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紧接着,17日至19日习近平又赴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到了20日至23日,李克强又再度外访,连续出席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三场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结束“三会一国”之行后,李克强又赶赴苏州,出席了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加上习近平刚刚参加完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短短35天里,中国领导人密集出席了9场国际峰会,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

  “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全方位发展、更加务实是近期中国外交发展的三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徐秀军对中新网记者表示,2015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局之年,中国又即将迎来“十三五”时期,在这两大背景下,中国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近期密集的“峰会外交”正是为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一个平台,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大国外交的风范。

  评论指出,中国领导人如此密集的连续出访,令外界感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突出的活力。

  多边舞台频释中国主张 传递中国信心

  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密集亮相多边外交场合,彰显出外交活力,另一方面,中方也借助峰会平台频频提出倡议、方案,为地区及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11月中旬举办的G20与APEC“双峰会”正逢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之际,习近平在系列峰会上不但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病症”提出应对建议,同时结合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介绍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举措。

  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习近平又提出,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同时强调,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展现出了中国兑现减排承诺的信心和决心。

  在地区政治、经济合作、南南合作等领域,中国领导人近期也提出诸多建设性主张。

  在刚刚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提议,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就中日韩合作提出了6项具体建议,同时强调东北亚保持和平稳定符合地区各国共同利益。针对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李克强新近提出了“1+6”(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合作框架,并以“动车组”形象比喻“16+1合作”。

  徐秀军表示,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处在放缓过程中,一些区域的风险不断增加,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也可能成为长期趋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世界需要中国在全球经济稳定复苏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徐秀军强调,从国家层面看,近年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及复苏放缓压力相继提出一些战略和举措,其中也包括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开放的背景下,这些战略需要实现对接。中国积极主动开展外交活动,并在多边、双边场合频频阐释自己的主张,为战略对接提供了良好机遇。

  务实合作突破多 中国发挥“助推器”作用

  近一个多月来,不但“峰会外交”热闹上演,诸多重大务实谈判与多边合作也借此机会取得了突破。

  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习近平提出,为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方愿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为确保“十大合作计划”顺利实施,中方决定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而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发布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则为中国同16个中东欧国家合作方向描绘出清晰蓝图。

  地区经贸合作领域更称得上成果丰硕。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全面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联合声明发布,要求谈判团队加紧工作,力争在2016年结束谈判。此外,分析人士还指出,随着中日韩三国合作回归正轨,早前进展缓慢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也有望迎来转机。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魏玲对中新网记者分析称,东亚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如火如荼,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全面结束起到积极引领作用。目前,各方都在地区不同层面塑造和规划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多个多边、双边、小多边的自贸协定也在推进中,这更需要中国这一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主动推出倡议、推动进程。

  魏玲称,从更广层面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各方高度关注,无论是东盟国家、日韩两国还是其他沿线国,都关心自身如何从中受益。近期中国领导人的密集出访是对外发出信号,即中方愿意和沿线各方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倡议落实。

  而未来“峰会外交”还将继续上演,明年9月,中国还将作为东道主,在杭州市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届时中方又将发出怎样的声音、做出何种贡献,外界高度关注。(完)

                                                                                                         责任编辑:吕有柱


相关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管理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工作网
地址:北京市大有庄100号    咨询热线:010--52879530               信箱:gjjjjs@sina.cn